紫露草為鴨跖草科鴨跖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原產(chǎn)墨西哥,別名為紫大鴨跖草、紫錦草、紫葉草、紫竹梅等。紫露草由于花期長、徑直立、節(jié)明顯,有葉鞘,株形奇特秀美,具有十足的野味,樹叢下片植,與蔦尾長葉配植,觀賞株形與花蕾、花序,特色突出,情趣無限。紫露草花期5-7月。
紫露草由于花期長、徑直立、節(jié)明顯,有葉鞘,株形奇特秀美,具有十足的野味,樹叢下片植,與蔦尾長葉配植,觀賞株形與花蕾、花序,特色突出,情趣無限。樹叢下片植,與鳶尾花長葉配植,株形、花蕾與花序適宜觀賞。
紫露草用于花壇、道路兩側(cè)叢植效果較好,也可盆栽供室內(nèi)擺設(shè),或作垂吊式栽培。紫露草葉色美麗,粉花小巧,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。它在粗放的管理條件下也能茁壯生長,因此特別適合缺少經(jīng)驗的人進行栽種,是裝點陽臺的理想植物。紫露草全草可以入藥,主治癰疽腫毒,瘰疬結(jié)核,淋病等病癥。
形態(tài)特征:紫露草的莖通常簇生,粗壯或近粗壯,直立。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、漸尖,稍有彎曲,近扁平或向下對折?;ü谏钏{,花蕊黃色,寬約3-4厘米,花瓣近圓形,直徑1.4-2.0厘米。
蒴果長5-7厘米,種子長圓形,長約3毫米。在華北地區(qū)花期為5-10月。華東地區(qū)為4月中下旬至10月,其中5-6月為盛花期,7-10月為續(xù)花期,清晨開花,午前閉合。
性喜涼爽,濕潤氣候,耐寒性強,在華北、華東、華中地區(qū)可露地越冬。華東3月華北4月返青,華東3月下旬華北4月中旬有花蕾出現(xiàn),清晨花瓣展開,陰雨天花朵綻放。紫露草宜栽植于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帶或緩坡上,華北地區(qū)11月地上部枯萎,華東地區(qū)1-2月份地上部萎縮,表現(xiàn)為黑綠色。
生長習(xí)性:紫露草喜日照充足,但也能耐半陰,紫露草生性強健,耐寒,在華北地區(qū)可露地越冬,對土壤要求不嚴。紫露草植株喜充足光照,要求疏松、濕潤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,怕澇,中性、偏堿性土壤條件下生長良好,較耐瘠薄土壤,未見病蟲害。
紫露草的繁殖方式:紫露草繁殖容易,繁殖常采用采用扦插法,扦插成活率很高,可以達到95%以上。通常采用長6~8厘米的莖尖作為繁殖材料,將它們?nèi)翰逵谑⒂屑毶暗幕ㄅ柚?,以后每天噴水保濕,?jīng)4周左右插穗即可長出繁茂的根系,這時就能進行分栽。
由于紫露草能夠在粗放的管理條件下很好地生根,因此適合用作缺少花卉繁殖經(jīng)驗者的練手材料。應(yīng)置于蔭棚下養(yǎng)護。20-30天追施薄肥1次,盆土應(yīng)保持濕潤狀態(tài)。
扦插繁殖:用來扦插的枝條稱為插穗。把莖桿剪成5~8公分長一段,每段帶三個以上的葉節(jié),也可用頂梢做插穗。
扦插后應(yīng)注意管理
溫度: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18℃~25℃,低于18℃,插穗生根困難、緩慢;高于25℃,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,并且溫度越高,腐爛的比例越大。扦插后遇到低溫時,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;
扦插后溫度太高溫時,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,要遮去陽光的50~80%,同時,給插穗進行噴霧,每天3~5次,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(shù)也較多,陰雨天溫度較低濕度較大,噴的次數(shù)則少或不噴。
濕度:扦插后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~85%??梢酝ㄟ^給插穗進行噴霧來增加濕度,每天1~3次,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(shù)越多,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(shù)則少或不噴。但過度地噴霧,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,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。
光照: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,但是,光照越強,則插穗體內(nèi)的溫度越高,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,消耗的水分越多,不利于插穗的成活。因此,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~80%。
紫露草最宜在秋季繁殖,秋季繁殖優(yōu)點:容易成活,生長迅速,短時間即可滿盆。生長莖不高,生長葉較旺,易于冬天生長。來年開花多,美不勝收。秋季繁殖,以扦插為宜。剪取老莖約10厘米,在節(jié)下剪平,插之一半,半月后即可生根,并從側(cè)面抽芽。
培植應(yīng)堅持:水多:平時要保持盆泥濕潤,過干會少長葉,徒長莖,莖亦弱,葉也小,同時會折葉下垂。除注意澆水外,還需經(jīng)常向葉面噴水。肥多:紫露草嗜肥,肥多則葉多且肥大,故一經(jīng)常施以液肥。針對紫露草采用扦插法繁殖,多在每年4~6月進行??梢杂眉毶白龇敝郴|(zhì)。所用盆器的規(guī)格可根據(jù)具體需要而定。
水多:平時要保持盆泥濕潤,過干會少長葉,徒長莖,莖亦弱,葉也小,同時會折葉下垂。除注意澆水外,還需經(jīng)常向葉面噴水。肥多:紫露草嗜肥,肥多則葉多且肥大,故一經(jīng)常施以液肥。針對紫露草采用扦插法繁殖,多在每年4~6月進行。可以用細砂做繁殖基質(zhì)。所用盆器的規(guī)格可根據(jù)具體需要而定。
菜園土:爐渣=3:1;或者園土:中粗河沙:鋸末(茹渣)=4:1:2;或者水稻土、塘泥、腐葉土中的一種?;蛘卟萏?珍珠巖+陶粒=2份+2份+1份;菜園土+爐渣=3份+1份;草炭+爐渣+陶粒=2份+2份+1份;鋸末+蛭石+中粗河沙=2份+2份+1份。
上完盆后澆一次透水,并放在遮蔭環(huán)境養(yǎng)護。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,但是,光照越強,則插穗體內(nèi)的溫度越高,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,消耗的水分越多,不利于插穗的成活。因此,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~80%。
移栽:小苗裝盆時,先在盆底放入2~3公分厚的粗?;|(zhì)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,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,厚度約為1~2公分,再蓋上一層基質(zhì),厚約1~2公分,然后放入植株,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,避免燒根。上盆用的基質(zhì)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。